【阴极电泳】工件进入电泳槽前返锈蚀怎么解决?

2025-05-26

电泳前工件表面出现返锈是涂装工艺中常见的问题,这方便可以从预处理环节入手系统解决。以下是针对返锈问题的具体处理方案:

一、返锈原因分析

1. 前处理不彻底:脱脂后残留油膜或磷化膜不均匀

2. 工序间隔过长:水洗后暴露空气超过15分钟

3. 水质问题:漂洗水电导率超标(>50μS/cm)

4. 环境湿度高:相对湿度>80%加速锈蚀

二、应急处理措施

1. 轻度锈蚀(<3%面积):

使用80-120目尼龙砂轮局部打磨

磷酸(15%)+促进剂(0.5%)溶液擦拭

2. 重度锈蚀:

整件退返前处理线

酸洗时间延长30%(注意控制温度≤45℃)

三、预防性解决方案

1. 工艺优化:

增加预脱脂槽(温度50±5℃)

磷化后增设去离子水洗(电导率<30μS/cm)

2. 生产管理:

工序衔接控制在10分钟内

安装湿度报警装置(RH>75%自动预警)

3. 设备改造:

水洗槽加装溢流装置(流量2-3m³/h)

磷化后增设热风吹干工位(60±5℃)

四、质量控制要点

1. 每日检测:

磷化膜重量(1.5-3.0g/m²)

水洗水电导率(≤50μS/cm)

2. 每周验证:

盐雾试验(磷化后>24h不生锈)

3. 每月校准:

酸度计、电导率仪等检测设备

五、特殊材料处理

1. 高碳钢件:

前处理增加草酸钝化工序(浓度2%,时间90s)

2. 焊接件:

焊缝处预涂防锈剂(含钼酸盐型)

3. 铸件:

喷砂处理(Sa2.5级)后6小时内必须进入电泳槽

注:所有返修件必须重新经过完整的前处理工艺流程,禁止简单打磨后直接电泳。建议建立工件表面状态的可视化标准样板,供操作人员比对参考。


阅读3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