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泳成膜出现针孔问题的原因及解决思路

2025-06-04

电泳针孔的形成可能由多种因素引起的,例如前处理不当、素材本身有微裂纹、设备故障、操作不当或槽液污染之类。如果成膜出现针孔问题,首先应判断车间环境通风是否良好,素材前处理情况是否检查到位,生产是否有按照工艺规范进行操作,其次应检测槽液参数,例如固含、电导率、ph值、电压及槽液温度等等。然后依次排除找到问题项。以下导致漆膜针孔的一些原因及解决方法。

一、槽液pH值过低 上膜难、返溶性针孔:

①酸性前处理液带液串槽

②酸性助剂补加过量

③阳极管/框漏阳极液

④阳极膜堵,排酸不畅

⑤使用裸阳极,无法排酸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工件合理加开工艺孔,加强前处理管控减少工件带液,确保泳前水洗的质量

②减少或停止酸性助剂(乙酸、乳酸等)的补加

③检查阳极系统有无漏液(阳极液中显现槽液的颜色)

④更换新的阳极膜

⑤使用阳极管或阳极框

二、槽液温度低:

①加热设备因功率不够或年久失修,导致升温不足无法满足生产需求

②室温较低,工件入槽后降低槽液温度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确保加热设备正常运转

②适当提高槽液温度,弥补工件入槽时所损耗的温度

三、槽液溶剂含量异常:

①溶剂含量偏低导致工件润湿差,形成针孔

②溶剂含量偏高,加重返溶;湿膜蓬松,小分子物质含量高,烘烤过程中产生气孔,形成针孔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补加溶剂

②适当排超滤


四、颜基比异常:

①颜基比偏高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补加乳液


五、槽液电导率异常:

①电导率偏低,上膜薄,遮盖不良形成针孔

②电导率偏高,反应剧烈,产生大量气泡无法及时拍走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减少超滤的排放,补加新料;生菌也会导致电导率降低,若有细菌及时杀菌

②排放超滤


六、槽液电导率异常:

①更新量小,槽液老化严重,击穿电压降低导致反应剧烈,形成针孔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排放超滤补加助剂,补加新料加速槽液更新


七、工件材质:

①材质特殊或表面有特殊镀层,导致工件表面润湿性差,成膜不均、发花、针孔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适当的补加溶剂、降低颜基比和提高槽液温度等来提高槽液的润湿性

②电场后移(拆除入槽端阳极板),增加工件的润湿时间

③补加提高槽液润湿性的专用助剂


八、设备问题导致气泡型针孔(气孔):

①管路漏气

②烘箱急剧升温

③槽液循环流量较小,液面泡沫不能及时有效排走

④更换滤袋时,过滤罐中残留气体进入到槽液中

⑤制备的纯水电导率过高

——应对措施应对措施:

①检测循环管路、阀门等,防止跑冒滴漏

②烘箱设置预烘烤区域

③检查循环喷嘴有无堵塞、脱落,管路有无沉淀影响循环流量,设置合理的主副槽液位差

④更换滤袋时,使用旁通管路,尽可能地排走过滤罐中残留的气体

⑤检查纯水制取设备


阅读4
分享