电泳槽液是电泳涂装工艺中的核心介质,其污染程度直接影响涂装质量和产品性能。当槽液出现异常时,往往会在多个方面显露端倪。
首先观察槽液表面状态,正常槽液(原漆熟化后)应呈现均匀的乳白色(不含色浆的情况),若出现明显的分层、浑浊或悬浮物聚集,往往预示污染物入侵。槽液黏度的异常变化也是重要信号,使用黏度计检测时数据偏离工艺标准范围,可能是有机溶剂混入或树脂成分降解所致。
电导率的变化不容忽视,当检测数值突然升高,很可能是金属离子污染或前处理工序带入的电解质所致。pH值的波动同样值得警惕,偏离标准值0.5以上就可能影响泳透力。在实验室进行小样电泳试验时,若发现漆膜出现针孔、缩孔或表面粗糙等缺陷,往往暗示槽液纯净度出现问题。
生产过程中的异常现象更具说服力:膜厚出现不规律波动,漆膜表面光泽度下降,或者涂层附着力明显减弱。这些都可能源于槽液中混入了油脂、前处理药剂或其他异物。当槽液泡沫持续性异常增多,且消泡剂效果显著下降时,也需要考虑污染因素。
定期取样进行溶剂含量检测很有必要,若检测到非工艺规定的溶剂成分,说明存在交叉污染。在槽液循环系统中,过滤器过早堵塞或超滤液透过量异常下降,都是槽液污染的重要旁证。经验丰富的操作工还能通过槽液气味的变化初步判断污染类型,如出现刺鼻异味可能是有机物污染。
维护良好的电泳槽液应保持各项参数稳定,任何持续性异常都值得深入排查。建议建立完整的槽液检测档案,通过数据对比及时发现隐性污染。当多个异常现象同时出现时,必须立即启动污染处理程序,避免造成批量质量事故。